一部分大学生坚守“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观念,在就业问题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们应走出以下就业上的六个误区:
“终生一次就业”的误区:
很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们主观设定的理想工作,他们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直接等同。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念对大多数青年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理论上只有尝试多种岗位才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倾向与特长,才能更有效地放大自身的价值。因此,应在青年学生中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以渡过目前的困境。
“学而优则仕”的误区:
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持续不减有多种社会原因,其中“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不能低估。在庞大的“考公”后备军中不乏依靠父母供养的“考公”专业户,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态势。这种局势不加以扭转不仅会加大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也是一种冲击。
“重就业、轻创业”的误区:
这个误区的形成与大环境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在大学生就业观中养成的“一根筋”的思维定势有关。走出这个误区既需要社会各部门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上的持续支持,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也需要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思维观念,在思考如何就业的同时也思考一下创业的可行性。
“铁饭碗”的误区:
如果说考公务员是获取金饭碗,大学生们在择业上退而求其次就是追求铁饭碗的岗位,即财政供养的岗位,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经济结构布局的完成,财政供养的岗位会越来越少,非国有经济将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这不仅是大局也是定局。
“唯城市论”的误区:
“唯城是举”的择业倾向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在区域选择上的主流心态,尤其是大、中、沿海城市,大学生们更是趋之若鹜。就对青年学生的需求而言,中国的现状是大、中城市吃不了,县域以下、西北内陆区域吃不饱。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更关键的是如何构建一个长效的引导青年学生向县区流动的体制而不仅仅是应时的政策,通过利益驱动让大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唯专业论”的误区:
围绕所学专业找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这无可厚非。然而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来看,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学开设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积累了大批过剩专业人才,如营销、文秘、法律、计算机等,形成“所学无岗”的就业局面,这类大学生不得不抛开所学另谋出路。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专业,相当一部分非学生兴趣,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往往是高考分数、家长意志、教师指导等综合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就业问题上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会拓宽就业的视野,进而间接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