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职场人士工作好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入错了行,再改行重头来过,各种折腾。这种情况如何避免呢?
求职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有发展前景或收入高、福利好的工作;也经常会根据行业或企业的稳定性跻身前往……职业目标岗位对个人职业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可现实常常是,不少职场新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面对好不容易争取、竞争而来的工作机会,进退两难;更有一些职场人士工作好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入错行,再改行重头来过。如此这般,各种折腾,滋味自尝。
可见,在求职之前、目标岗位设定之时,就要运筹帷幄,尽可能地掌握求职主动权,有质量、有效率地不断缩短与目标岗位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很多人会凭借单纯的职业兴趣和主观营造出的“想象”来进行岗位选择。建议求职者对于“心驰神往”的岗位,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这样在真正走进岗位后,才能把存在于想象中的岗位拉回现实。
具体而言,我们在明确目标岗位后,可以借助多个网络招聘平台,对企业的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在众多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中,挑选对招聘岗位描述比较清晰的10家样板企业,全面收集、合并同类信息。通过加工处理、参照比对等程序,提炼其重要工作内容和共通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再细化、分割岗位信息,分析岗位要求的差异,实现对岗位认知的明朗化。只有对这些信息了解透彻,才能避免“自以为是”地踏入。
能力、岗位逐条匹配
在详细了解和系统分析岗位的基础上,可以将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予以系统化分类,在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进行逐条匹配。建议求职者可采用分值制,即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评估打分。具体可以尝试这样的步骤:
第一步,给予岗位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储备、技能、能力等一个客观的分值,1分~10分为宜,并与个人目前所持有的能力进行比对,得出评估结论。
第二步,针对分值较高的岗位核心要求,若个人职业匹配度较低,则需要明确自身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提升或弥补。
第三步,需要进一步评估提升此项能力的周期等,做到有差距做计划,有不足做弥补。
选择自己更有优势的岗位
职业选择时,在自身能力可以胜任或者驾驭的岗位中,可以结合市场岗位占比、个人“长板”以及职业兴趣等,尽可能选择更有意愿从事且自身职业稳定值较高的岗位。在职业优势和职业兴趣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建议个体选择更具职业优势的岗位。因为职业兴趣的产生不仅源于单纯的喜好,也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兴趣常与天赋、才干,也就是个人优势相伴(个人优势是指自己擅长且喜欢经常运用的能力)。在职业选择中,能够发挥个人优势的职业会让人沉浸其中,且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业绩,实现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