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创新能力是职业院校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的核心。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现状.使得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受到重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研究能力,确立了教师创新能力研究的重要价值。探讨教师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发挥的有效性作用.提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成为本研究所要揭示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刘东菊(1963-),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高等教育、青少年教育等;吴玫(1963-),女,天津教科院高教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秦虹(1959-),女,天津教科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高等教育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对策研究(VE403)”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汤国明。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 (2012) 701-0059-05
新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上述这一内容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肩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大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也一并突出了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职责和使命的重要性。《纲要》中亦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作用,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此,当前形势下.重视职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主要以职业院校教师创新素质建设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师创新能力在其教学实践和提升研究能力等方面发挥的有效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创新能力发挥的有效性影响
关于教师创新能力.有研究者提出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能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科研实践活动.从而创造出符合教育规律且能产生积极效益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能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型课:具有开拓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能力;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上述对教师创新能力的界定说明职业院校要提升教师创新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我们知道,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探索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教学会呈现出高效教学的特点,同时会展现教师的创新智慧和人格魅力。正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所收获的宝贵创新经验,为我们研究创造型教师.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成为可能。
为此.揭示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及素质提升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有益于教师教育,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一)教师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有效作用
1.教学中平等的师生观是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的基础。教师创新能力体现在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基础上.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实施创新性教学,是实现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实施创新性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平等的师生观。因为创新性教学需要的是挖掘学生在突破陈旧规范方面的创造潜能.需要的是学生主体内心的自由和舒展,以保证流畅的思维联想,这意味着师生需要融洽相处及平等相待,学生不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压力。
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尤其是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因而教师教学的主体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教学始终以突出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也始终是处于聆听的位置.使师生关系多表现为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并最终表现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学校中的教师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代言人,要把现实社会体系的正统价值观传输给学生:另一方面也是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要把系统的文化知识和相关技能传授给学生。显而易见.教师的权威性源自于教育制度赋予教师的法定地位,从而使师生关系成为制度化了的主从关系。在教师权威管理盛行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差以及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个体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别人。这些缺陷最终限制的是个体的独立发展及创造潜能的开发。
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对学生怀有公平、同情和关爱之心,坦诚的对待学生.关心和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善于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启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学生间平等相处,也愿意在课外和学生交往。信任和坦诚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机遇,学生可以任意提问,毫无责难和受窘之虞,可以自由讨论各种观点和理解方法。在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观念里,认为“在我的班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愚蠢的问题这等事”:“在我上课的第一天.就提醒学生其他的人会很欣赏他们问的问题。尽量使学生们感觉放松和有挑战感,并且向我和其他人提出质疑时总是感觉很自然。”还有的教师强调说“我的学生互相学习”.“没有谁是万能的专家,所以说教学相长.老师在教室里也可以从学生的见识中学到东西”.“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并且每一个见解都有独到之处”.“每个人都能够提供特殊的东西,新颖独创的观点”[l]。观念是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共同基础。平等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没有师生平等观念,就没有教师创新教学的动力,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感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值.也导致教师养成一种看透问题本质的习惯,而不是责怪学生的缺点。正如一位教授所言:“我要把听我讲课的学生变得亲切友善,因为我对听讲人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兴趣。如果他们不学,那么这将是我作为教授的失败”。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建立尊重、关爱和平等相处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教师教学中善于设计开放性问题充分体现教师的创新智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我们国家,由于教育体制建设中,重知识学习的传统根深蒂固.致使各级各类教育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重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仍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评价方式单一的局面尚未打破.另一方面也表明来自于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性难以改变抵制作用非常强大。在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是学校办学性质决定的。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是其办学的应有特色。但是职业院校教学状况也同样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与中小学校和高校一样难以突破的教学瓶颈。
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即“怎么强调教学质量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论及的内容。该报告中还指出:“对善于教人思考,让人产生更努力深入某个问题的强烈愿望的教师,有谁不怀念他呢?”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该报告中提出:“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如果希望学生日后有能力预见变革,并通过终生继续不断的学习来适应变革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就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做出贡献。与教师一起工作并同他对话,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批判意识。”[2]上述内容说明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而且通过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培养.会实现很好的育人效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不可预约的精彩.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智慧的重要作用。一个富有教学机智的创新型教师,知识丰富,思维灵活,主导思想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和讲述的内容,不仅呈现出灵活性,而且具有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了测量知识以后.一位小学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课上.有学生对老师发问“您的腰围是多少?”老师回答“你们估计一下!”于是,教师临时改变教学计划,围绕着这一内容而进行了一节开放性教学。在学生们纷纷预估教师腰围有多少时.教师提示说“估的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于是学生们开动了脑筋,并先后提出自己的办法“拿米尺小心翼翼的量”、“想用一根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用绳子围一下腰围,再量下绳子就可以了”、“我只要把老师的皮带取下量一下就知道了”等等,学生们用他们想出的办法.在教师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你该减肥了”。教师上的这节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充分的展示,也让教师深刻感受到学生具有的创造潜能。教师的这种教学机智,充分展现了教师的创新智慧,也同时印证了创新性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正如一位创造型教师总结的那样“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我是引导者、情境创设者,是平等的独立思考的对话者。我不把自己的地位优势、年龄优势、知识优势用在树立权威上,而是用在增加引导技巧。我对学生最大的希望不是‘使劲信’,而是质疑和思考。我在学生面前不是示强,而是示弱,不是胸有成竹状,而是作我也在思考状。”[3]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体现的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也是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内容上的实际应用。开放性问题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或答案来,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学生会坚定信心,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这就促进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为此.教师掌握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优化教学过程。但是需要提示的是,尽管开放性问题没有要求统一的答案.但是发散开来的问题总归是要有一个最终的正确结论。教师要善于从中优选出解释更为合理的答案做结论。教师在组织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要求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间的思维交锋和观点的撞击.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并教会学生学会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学会合作,从而促进个人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高中生和大学生年龄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习惯回答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羞于启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有着“担心所得出的结论与答案不符,会遭同学、老师耻笑”,正是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会禁锢学生思维创新力的发展。而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会让学生抛开这种顾虑,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智慧,让学生在没有框定的标准答案面前.得出闪现智慧光芒的合理结论,不仅展现自己,也同时照亮别人,让同学们在智慧的撞击中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和学习的进步。而开发性问题的设计和教学则充分体现教师的创新智慧和应变能力。
(二)教师创新能力有助于其科研水平的提升
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保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是教师水准。从20世纪末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推进优质教育的重心。2006年美国教育部长在其向美国国会提交的《迎接优质教师的挑战:关于教师质量的部长年度报告》中提出:“教师质量是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在这个全球经济竞争的时代,教师改善学生学业成就的认识与行动是保持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美国的教育委员会也早在2004年的《教学处在危机中:呼唤行动》中提出:“教学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专业,是使所有其他专业成为可能的专业”。这一切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但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和变革只能是一个发自教师内心的行动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一个强加于人的产物。只有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改进和变革需求及其努力才更为重要。
对于教师来说.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是与其教学质量提升相统一的。高质量水平的教学,既是教师较高研究水平的体现,也同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
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这也正体现了对教师研究素质的要求。研究能力是创新型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让教师通过切合教学实际的研究.真正树立教师教学是“育人”而非“制器”的教学理念.要使学生成为“思想者”而不是一名被动“适应者”。教师教学方法应重在启迪与引领,而非灌输与储备。正如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教授所认为:“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倡导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强调学术研究的方法,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而掌握这些方法恰恰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4]教师的角色理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讨论者、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除了他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可见,具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成为现时期各级各类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重视教师科学研究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就更为迫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状况比较突出。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较同类院校的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学生要低,而且职业院校教师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缺乏新颖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难以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上课精神涣散,缺少了与教师互动的教学,也让教师讲起知识来感觉精神乏力,由此一些教师发出职校学生难教育的感慨。客观上讲,职业院校学生的确存在相对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弱、学习能力不足等现实,但是不良的学习现状也必然会映射出对职业学校教师师资力量弱的相关评价。改变职业学校学生不良的学习现状,就要改变教师不良的教学现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成为教师创新教学,改变教学面貌,实现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的途径。
在当今时代,教师教育不再把重视培养更多的教师作为重点,而是把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作为发展的重点,追求卓越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理应成为卓越教师素质建设的重要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技能岗位来开展研究.这样研究的问题会针对性强,易取得明显的效果。开展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有踏踏实实和持续的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索和创新,要取得教学水平的提升、突破是不可实现的。创造性教师是教法的研究者.必须研究教会学生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方法、原则。同时又是学法的研究者,主要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等方法的指导和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因此,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既要会教学.还要会科研。具备科研能力,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学工作也会由“经验型”“教书型”转为“研究型…专家与学者型”。我们看到许多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教师观念里已具有教学研究意识。当然这里也不乏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的要求而被动参与。其实国家在教师职称晋升中对教师从事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就是对提升教师研究能力而采取的积极管理措施。尽管这项工作在落实时,还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毕竟是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关键的是教师要切实真正研究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有益经验,以此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在不断的创新教学中,收获学生的爱戴和提高学生成绩.也让自己在教学中体验着职业的幸福感。
二、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教师自身对教学创新的积极追求教师敬业,热爱教书职业.热爱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喜爱.并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取得让学生满意的效果,这是一名合格教师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正是基于自己对教学的这种基本要求.让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成为他们教学成功的起点。教师敬业,就会善于学习、研究和思考教学问题,有意识的进行知识更新,逐渐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富有创新性的教师善于使自己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多元的知识结构,表现为:具有宽广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知识.懂得教育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能正确评价学生。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它更多的来自教师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成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多元、交叉的知识本身容易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创新素质。
由于富有创新性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问题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有幽默感,体现对学生的热爱、关注、尊重和信任。所以,培养教师自身对教学创新的积极追求.有益于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国内外学者在对富有创新性的教师进行研究时,揭示了创造型教师在认知、人格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它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性能力,也有益于加深对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的认识。有关创新性教师的特征.国内外学者给予如下的研究结论。
日本学者恩田彰认为创造性教师应具备如下的条件: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强烈的求知欲: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法国学者赛林(D.Selin)等研究了创造性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在班级内的行为表现特征。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个性品质上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乐于接受不同观点及对工作以外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等:其行为方式表现为: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反应、善于与学生商定目标、布置家庭作业少、教室布置适当、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等。
英国学者比夏普(W.Bishop)采用教师特征量表对109名被超常儿童确认为成功富有创造性的教师进行研究,归纳出创造型教师的三方面特点:(1)独特的个性和社会性特点。如兴趣广泛、成就动机很强、做事力求更好等;(2)职业态度和教育观点。如热爱教师工作、喜欢学生、对他人反应敏感、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3)课堂行为模式。如在课堂或班级做事中表现得更富有责任心、更有效率、更有条理、更有活力、更富有想象力,对学生和教学有很高的热情。
我国学者把创造性教师的一般特征做了如下概括:(1)具有崇高的爱岗敬业和真挚的教育情感;(2)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机智的应变才能;(4)具有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5)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6)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7)具有远见卓识;(8)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艺术;(9)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
从以上创造性教师表现的特点,表明21世纪的教育更易发挥创造性教师的作用。职业院校教师积极追求教学创新,努力按照创新性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去践行自己的行为,逐步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为实现国家对职业技能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对教师进行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学的课程培训
创新型教师成长是有着发展过程的,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要富有创造的智慧。所以创造性教师所闪烁的智慧光芒和所取得的良好的育人效果,既为社会所拥戴.也成为教育领域中广大教师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为使社会拥有更多的创造型教师,学习创新型教师教学经验和分享其教学研究成果就显得更加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应有效及时的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由创造性教师和主要从事创造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培训会议.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听取由创造性教师主讲的教学经验报告.并观看现场教学观摩课.了解教师创造性教学的过程,再通过参加观摩课后的教学研讨活动,让创造性教师现身说法.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更真切体验到创新课程所呈现的优质教育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集中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有关创造教育课程知识的讲座,不仅让教师了解人类创造教育的历史,也了解世界各国在研究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动态、趋势和意义,还要让教师掌握开展创造性教学研究,实施创造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以及教师作为创造性教师的素质、能力及其发展路径等内容.以此增加教师的感性经验和加深理论认识,使教师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边模仿边研究.最终达到自身悟性的理解化程度.使教师逐渐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可见,重视对教师进行以实施创造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培训.是实现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