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逻辑脉络、价值内核、困囿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12 09:02 作者: 字体:【大】【中】【小】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1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态,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因素和社会文明的衍生手段。2014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新疆地区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的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劳动精神”这一概念,充分肯定了他们建设边疆和奉献边疆的劳动精神;2016年 4月,习近平延展了劳动精神的内涵,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纳入其中;2018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阐释了劳动在“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要求。在这一指示下,2020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的教育目标,使劳动精神培育在中国青少年教学体系中得以彰显。2020年 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各阶段学生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劳动精神的培育提出了指导意见,以此作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代推动劳动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之下,探讨劳动精神培育融于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劳动精神培育的逻辑脉络、价值内核、现实困境以及路径是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重要地位的突显。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逻辑脉络

(一)生成逻辑:知行合一的人类属性

劳动精神培育的兴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从应试教育的智育为主到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逐渐展开了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的内涵挖掘,激发劳动精神培育的兴起。根据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劳动学说,人类在依靠劳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潜能,认知与行为的双重属性得以进化,由此衍生出劳动能力与劳动精神。劳动精神归属于劳动活动过程中的意识模块范畴,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如此,早期人类才能在劳动行为与劳动认知的契合下,不断创造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财富,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物质条件的积累下,人类开始明白劳动所带来的价值,劳动行为经过时间的打磨衍变,最终沉淀并分化出意识形态,进而产生了劳动精神。其间,人类也达成了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可以创造更多财富的共识,因而有了培育劳动精神的现实需要。劳动精神在人类个体中的存续并非先天有之,关键在于教育,从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精神的发展过程来看,劳动精神培育是人类为满足个体自然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属性而开展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契合劳动行为与劳动认知双重统一的需要。

(二)运行逻辑:主观能动的价值传播

劳动精神培育的运行动力来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体现的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下对社会财富的追求以及社会文明的传承需要,其内涵是在增强个体劳动精神之余,塑造尊重劳动、躬身劳动的价值理念。对劳动精神的培育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因为人类达成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共同认知,才产生了培育劳动精神的需要。在这一生成逻辑上,劳动精神培育的运行逻辑应运而生,即推动劳动精神在人类社会范围内行而有效的传播。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指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此作为构建社会文明,促进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并言明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养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追求社会正义、实现体力脑力结合,以及养成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换言之,人类从事的生产劳动和蕴藏在其中的劳动精神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在当下教育已然成为人类发扬和传承劳动文化及精神价值的情况下,将劳动精神培育纳入教育体系,采取教育这一约定俗成的方法来促进劳动精神的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当下劳动精神运行的关键路径。劳动精神培育本身是一种基于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传播,而人的价值观主要成型于青年时期,因此,对广大高校青年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塑造,不仅是促进青年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人类进行价值传播的重要体现。

(三)发展逻辑:社会存在的应然诉求

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思想桎梏,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物种的“适者生存”规律。适者生存的前提是基于自然竞争的基础之上,人类的生存基础是劳动创造物质,这与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所阐述的道理殊途同归,都肯定了劳动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劳动精神蕴藏于劳动之中,从其内涵来看,与人类文明创造紧密相连,因此,劳动精神培育自然而然地在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应势而起,成为人类发展的应然诉求。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从传统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原始体力劳动的强度减小,传统农耕劳作被机械作业取代,从表象来看,这或多或少地消解了劳动所带来的进化驱动影响。但实质上,凝聚其间并脱胎成形的劳动精神担负起了驱使人类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重任,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解的进化驱动力,最终使得人类通过劳动进化的演变趋势得以持续。总之,劳动精神内涵的发展及其培育的深化,体现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劳动价值观的解读,是社会存在的应然反映。无论人类文明征程如何改变,劳动强度如何降低,只要高校承担起劳动价值的培育功能,将融于其间的劳动精神不断传承下去,便能延续人类文明。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核

(一)劳动价值实践化的财富积累

根据前文对劳动精神培育生成逻辑的解读,劳动精神培育的物质基础在于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不同人类个体在生产关系中以“劳动”为枢纽创造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条件并出现剩余,从而使劳动上升到了全人类的共性活动,形成了实践化的财富积累。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精神培育教学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强化人为主体的财富积累进程,推进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进,并维持劳动所支撑的社会生存链在新时代不至于“断档”。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一说法,深刻剖析了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成为劳动精神培育的出发点。单从劳动精神培育有利于创造社会物质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劳动是个体相对独立于社会的重要反映,个体劳动精神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价值创造的体量。高校加强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单一的思想价值改造入手,激发学生的付出能力与创造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认知与劳动水平,从而实现更为丰富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劳动精神作为思想价值观,对指导人类实践具有反作用。高校通过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激发个体劳动属性的成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例如,辛勤劳动的精神,勤恳实干的品质,刻苦创新的风范,苦中作乐的态度,然后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开展社会实践,砥砺身心体魄。在积极的劳动认知之下,通过不惧辛劳的付出创造归属于个体的财富,最终将成为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

(二)素质教育纵深化的人才培养

马克思提出的将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观念,不仅是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生成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人才培育的价值目标。劳动精神培育作为促进个体循序渐进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内容广博、意义深远,蕴藏着以素质教育为基准的人才培养价值标准。一方面,新时期国际交流日盛,全球一体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发展为主题的潮流中,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入了关键期,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高校开展劳动精神培育,是围绕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对人才进行的纵深化能力拓展,包括行为层面的劳动能力拓展以及意识维度的劳动价值修正,实现了对学生劳动水平的淬炼以及综合素养的磨砺,为下一轮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崛起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劳动精神培育的主体是人,在主观能动性下,人类的活动趋于理性状态,对于高校劳动精神培育这一教育活动而言,其价值内核表现在国家战略层面对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劳动能力的培养上。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对于学生精神品质、创新意识、勤恳务实等劳动层级具有更高的共性要求,基于此,高校劳动精神培育不应仅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企业实习等途径实现人才综合能力提升,还要注重学生的精神启迪与实践认知的双向养成,最大限度满足素质教育下未来人才的纵深化与层次化的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因而,通过高校劳动精神培育,开通了学生与社会乃至未来的对话窗口,触发了潜意识里关于人类劳动的感性思维萌芽,从而禀赋学生走向实现个体价值的理想道路。

(三)民众价值一体化的文化深凝

劳动文化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夺目的组成部分,《尚书》记载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持家思想,《国语》有“劳则思,思则善心生”的勤劳理念,无一不体现中华民族耕读传家的劳动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适宜的尺度来组织生产,从而实现了财富创造文化的成型。立足于群众的利益,发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劳动精神的培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的是对整个劳动群体的尊重以及创造财富这一社会现象的肯定,也是尽力传承当前劳动文化的手段。

当社会存在出现劳动精神培育的应然诉求之后,主观能动性便会趋于合理地放大对劳动价值的认可,从而形成塑造劳动精神的主流文化,高校劳动精神的培育正是对劳动文化凝聚后的传递。青少年是未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通过形成以高校学生个体为中心的劳动价值思想,呈放射形式影响周围人群,使劳动文化内敛于人民群众间,并不断融于民众价值体系之中。与此同时,史无前例的机械化生产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类生产力,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家庭关于劳动文化的基本认知,学生享乐主义与厌劳情绪滋生。因此,高校的劳动精神培育还充当了修正社会民众劳动价值文化的重要角色,从而致力于劳动精神在人类文明中的存续工作。当然,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劳动力量,有别于传统行业的体力劳动,其多以脑力劳动为主,由此看,高校所培育的劳动精神在社会传播中应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即从上层岗位到基层岗位,从高技术工种到普通工种的渐进式传播。

(四)劳动关系和谐化的量变过程

在工业革命时期,以先进生产力为代表的机器取代了人工岗位,于是出现了工人集体捣毁机器的历史现象,社会劳动关系异常紧张。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工业制造业正式步入4.0时代,集约化与机械化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在人类劳动强度与频率大大降低的同时,不和谐的人机矛盾亦随之出现。人机矛盾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而出现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机器替代人工岗位而形成的人机冲突,以及人类操控机器智能而产生的主奴斗争成为社会劳动关系和谐化的最大影响因素。

针对以上现实,培育科学的劳动精神成为调和先进生产力与人类劳动关系矛盾的落脚点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劳动精神培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劳动认知,尤其是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的机器劳动性质的把握,使学生在科学的劳动意识下认识人机矛盾,并致力于矛盾的缓解;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的劳动技能,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操纵机器完成一系列劳动指令,最大可能地巩固人机之间的主奴关系,避免智能时代主奴斗争的恶化。

此外,在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财富分配制度下,结合劳动精神培育活动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念塑造,有利于化解个体在劳动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实现个体、企业、机器与生产之间的有序运作,助力于构建规范有序、合理公正的社会劳动关系。


三、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囿

(一)个体意识偏差,理论武装薄弱

劳动精神培育是着重于思想的价值塑造,新时代高校劳动精神培育主要面临培育个体主观意识存在偏差、理论武装薄弱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对于劳动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及时享乐与暴富心理,丧失了脚踏实地、勤恳耐劳的劳动品质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随之而来的享乐主义与金钱至上的思想不断涌现,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蔓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网络报道的网红一夜暴富、明星天价片酬等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不务实的劳动价值导向,滋长了高校青年学生“勤不能快速致富”“体力劳动下贱不堪”的思想意识,使得部分学生个体对劳动精神的认知陷入误区,对高校开展劳动精神培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二是部分学生个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理论武装不够彻底,抵制社会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薄弱。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使得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交织更为激烈,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缺少劳动土壤的环境下,很难体会到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实践缔造历史的本质内涵,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感知不足,利用劳动学说武装自身免受扭曲思想价值浸染的能力自然大打折扣。

(二)培育认知缺位,组织统筹乏力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观点,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培育对象树立劳动意识的内在自觉性与情感能动性,即从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构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敢于劳动的框架,并融入人才的综合素质之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决策主体存在培育认知缺位,无法精准传递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而且组织统筹过程乏力,导致新时代传扬的劳动精神出现断层。

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精神领悟不够,无法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构建有效的劳动人才培养体系。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仅仅是片面地融入校园文化、思政课程以及就业教育中,尚未形成独立的劳动教育体系,而且在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上,大多围绕人才专业能力开展,无法突出人才劳动精神培育的时代特征、专业特点与学校办学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在劳动精神培育的组织统筹上过于乏力,过度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劳动精神丧失了培育的沃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削弱了素质教育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整体力度,造成高校在学生劳育上的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加之保姆式的学生生活服务,彻底隔绝了学生参与劳动的途径,导致自上而下的劳动精神培育失去渗透力。

高校一方面加大了劳动精神的传播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培育环境,另一方

面也在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的商业运作,加深学生衣食住行领域个体劳动的商业渗透度,大幅减轻了学生的劳动强度与劳动频率。

(三)文化氛围淡薄,精神食粮缺失

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是指宏观环境下能够作用于培育对象观念、认知、情感以及价值的精神格调,文化氛围为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适宜的沃土,是培育主体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当前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淡薄表现在:一是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载体多样性不足。高校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主要依靠劳模榜样、文化标识、实践活动、校园广播、书籍报刊等载体进行,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并未将这些载体进行多元化组合,劳动精神培育仅仅依附于思政教育,降低了载体的功能性发挥水平。二是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传播系统性不足。由于高校对于劳动精神的宣传工作引导力度小,模块承载轻,没有系统规划传播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劳动文化的传播空间。同时在与社会合作过程中的劳动文化传播频率较少,高校和社会力量在传播过程中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劳动文化宏观氛围的营造效率低下。三是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生成创新性不足。一般情况下,高校主流文化的打造与王牌专业特色息息相关,例如,以体育类专业为特色的高校主打“健康向上”“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文化宣传,其中以劳动精神为内核的亚文化只能依附其中,与现代社会文化价值的融合度不足,缺乏主流的生成和宣传渠道,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劳动精神成长中对激发潜能的精神食粮的摄取,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参与劳动精神培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育内容窄化,参与形式单一

高校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最为关键的部分便是生成能够满足其心理与生理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科学性与覆盖面直接关系到培育的成败。目前,高校在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设计上过于窄化,覆盖面较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感悟劳动精神的形式相对单一。一是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片面化,将就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等价化,对劳动精神缺乏科学的理解,使学生陷入“劳动就是就业”“劳动精神就是积极就业思想”的错误认知中。即使对“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进行宣扬,将其融入劳动精神培育中,往往也只是机械式地向学生输入劳动价值观,并未结合实践进行论证,忽略了劳动过程的人性与美感,最终丧失了劳动精神培育的灵魂。二是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缩减化。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理应是全方位的,然而在“抓重点”的培育导向下,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往往置于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之后。

在这一趋势下,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机会无法与参与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提并论,落后于新时代高级人才劳动精神的塑造需求。三是学生劳动参与无法支撑起劳动精神培育内容,二者呈现“头重脚轻”的怪象。单纯将高校学生劳动价值塑造以及劳动实践参与做对比,价值塑造呈现的理论内容远超于学生实践参与的劳作过程,导致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相对窄化。

(五)理实相交隔阂,收付效益冲突

劳动精神培育是人类属性的知行合一和社会存在的应然诉求,这一逻辑揭示的是人类通过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创造满足个体生存的物质基础,并形成剩余财富。但是在高校劳动精神培育实践中,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及付出与收获相依存的客观规律,使得劳动精神培育犹如空中楼阁。具体来看,高校教学环境的打造主要围绕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开展,以此增进就业率与成才率,对于劳动精神培育,理论教学多融于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思政课程;而实践教育多归属于就业教育的范畴,如企业实习。劳动精神原本是“劳动”与“精神”的双重组合,而这培育模式无形中将劳动的实践属性与意识属性分割开来,出现劳动教育与精神教育失衡的现象,导致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的理实交替出现隔阂。除此以外,在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劳动付出与收入不对等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乐于享受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生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在校实习期间由于专业技能以及劳动水平的限制,其付出投入往往难以获得相匹配的收益,这又与“求财”初衷背道而驰,由此,学生在接受劳动精神培育中出现的付出与收益矛盾,对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构建人性化,强调个体情感认同

个体的行为认知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劳动精神原本便是在悠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更容易受到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对此,高校要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客观规律,从应对社会风气与增强个体意识两个层面开展劳动精神培育。首先,注重对学生个体认知理念的人性化构建,以此应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针对享乐主义与金钱主义对劳动精神培育的影响,高校可以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劳动精神在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定律的适用性,以验证享乐主义无法维系个体的生存负荷,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的客观事实,从而加深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知度。其次,着眼于劳动精神培育的本质,以“理论+实践”“感悟+认知”的形式挖掘劳动精神内涵,使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尊重是对劳动精神最美的礼赞”等思想观念,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配合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从而构建人性化的劳动精神教育理念。最后,注重强调学生个体对劳动精神的情感认同,借助社会正能量、名人榜样力量以及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在把握好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本质之余,全面打造亲近学生的劳动认同情感。同时尊重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展现当代青年勤劳朴素的模样,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热爱劳动,积极提升自身的劳动精神境界。

(二)顶层设计全局化,突破“术”“道”鸿沟桎梏

劳动精神培育是素质教育纵深化人才发展战略的价值体现,高校应加强适合战略发展需要的全局化顶层设计,找准劳动精神培育的定位,加大对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文件的精神领悟,充分利用、合理分配当前的教育资源,树立全局观思想,从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方法设计、施教过程、教学评价等层面完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将家庭、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纳入劳动精神培育机制,形成集“家校社企”于一体的劳动精神培育体系。当然,劳动教育的求“富”有别于“智育”的求“真”和“德育”的求“善”,以及“体育”的求“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劳动教育打上了商业化标签。因此,高校劳动精神培育还需要突破这种求财之“术”与人类发展之“道”的分界。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以学生生活学习的劳动付出为契机,例如洗衣、扫地、植树等,避免商业化“无微不至”的学生服务所引起的“术”“道”鸿沟,将劳动所追求的“求财”与促进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统一起来。例如,高校可以借助国家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契机,将先进劳模人物的社会价值与精神财富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之间进行合理取舍。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高校对劳动精神培育活动的整体组织统筹,调整教学资源供给和劳动强度频率,将学生的劳动精神与潜力激发出来,从而促使个体走向成熟,不断适应工作乃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舆论导向主题化,营造劳动文化氛围

对劳动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舆论导向的助力,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以此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而针对当前高校劳动精神培育出现的文化氛围淡薄,精神食粮缺失等问题,提升舆论导向主题化,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弘扬劳动精神风尚至关重要。具体而言,首先,要重视高校培育劳动精神的文化气息,为学生劳动价值的塑造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丰富劳动文化载体,利用校园劳模雕塑、图书馆书刊、学校传媒、文化标识等,打造多元化的劳动文化实体,通过校园的客观实物组合使学生耳濡目染,增强劳动精神培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还需要创新劳动精神培育的衍生方式,将劳动文化与特色专业设置、基础课程开发、校内校外实践等结合起来,例如,编制高校各专业内的行业名人录,将其蕴含的劳动精神提炼出来,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其次,要形成主题化的舆论导向,在社会范围内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标准。利用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加大劳动精神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推进时代劳模与行业匠人进校园,增强学生对榜样的学习欲望,以更好地施展自身才华,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利用校园广播介绍劳模参与劳动的光荣事迹,并以组织读书学习或安排演讲宣示等活动形式,形成模块化的舆论宣传,最大限度挖掘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教学开展多维化,强化家校社企联动

人的学习与劳动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劳动教育要着眼于脑力与体力的教育发展。应对高校劳动精神培育出现的教育内容窄化,参与形式单一的问题,除了在教学开展上下功夫以外,还需要联合其他力量拓宽学生劳动的参与途径。首先,丰富劳动精神培育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对于劳动文化的内容涉及颇为广泛,可以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去粗取精,纳入“劳动通论”“工匠精神”等通识课程,以系统、完整的劳动精神内容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其次,从教育导向、基本内涵以及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扩充劳动精神培育的教学维度。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的教育导向要突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同时延伸劳动精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内涵,结合德智体美展开教学内容的整合升级。最后,构建集“家校社企”多方参与的劳动精神培育内容主体。高校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并非单打独斗,家庭、社会和企业是劳动精神频繁彰显的地方,基于此,将家庭生活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规则教育中的劳动精神相关内容挖掘出来,制定四位一体的劳动精神培育联动机制。

(五)理实结合一体化,重塑行知耦合格局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并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劳动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类这一创造社会财富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是理实结合与行知耦合的具体体现。第一,理实结合一体化是立足于工业4.0社会中追求人机矛盾与主奴斗争下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而开展的。集约化与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学生劳动的要求,破除人机矛盾产生的不和谐劳动关系,有必要加强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认知,以此指导实践。因此,必须要注重劳动精神培育的教、学、悟,即施“教”上执行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路子,增加学生对马克思劳动学说的理论认知;在“学”习上坚持个体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在感“悟”上则坚持价值理论与实践认知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岗位、政策与社会环境下的劳动体验价值。第二,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的知行耦合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活动主体,在于“劳动”与“精神”属性的灵活统一,精神是“知”,只有充分认知了劳动精神,才能反作用于劳动的“行”。最为关键的是,保证学生参与劳动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正比关系,一味地画饼充饥消磨的只是学生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增加对“一夜暴富”“网红逐利”的追求欲望。因此,一方面要立足高校专业教育的需要,重视专业岗位的劳动面貌与劳动技能,避免出现知与行失偏的畸形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避免漫无目的的纸上谈兵,例如,结合校园活动、志愿活动、实习活动等多途径,实现劳动精神与劳动实践的知行合一。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