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高职院校作为与行业、企业联系十分紧密的教育类型,要深刻把握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关系,着力重点环节创新,以切实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态”决定了其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决定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双向调节的基础性功能。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历次工业革命以不同质态劳动工具催生教育业态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必将催生新的教育业态。现时代,以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大数据为重要标志,高科技劳动工具把人类带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要求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与之相适应。
新质生产力将“重构”“高移”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为主体,以技术创新、技术多元叠加、技术技能复合为教育期待,从而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升级和教育业态的重新构筑,既要求强化创新思维、高精尖技术和复合叠加技术的训练,又要求嵌入数字技术、数学计算、智能技术、协作创新等现代元素,突破教师传授的单向模式,催生人机互动、全自动化实操、参与创新创造过程等双向多元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教授方式方法的革命,对教育治理体系也提出变革性要求,必须着眼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服务精准化。新质生产力还将“高移”职业教育的技术层次和创新水平,对人的技艺和智力提出高需求,对技术应用提出高期待,赋予教育者不仅“学会”而且知其所以然,具有随情变通、举一反三、无中生有、敢于突破的技术创新素质,赋予技术技能人才“高附加值”。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职院校要主动求变,着力以下三个环节创新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要“系统性”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要赋予并强化“四个意识”:提升创新意识、主动解题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持续发展意识。要鲜明地赋予技术技能创新意识本位、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本位,使劳动者适应数字化的生产环境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适应非物质形态的类目剧增、虚实共存的新领域。要跳出传统的技术应用、技能应会、重复操作,主动针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环境、新要求,提升解决复杂技术变通、技术综合、技术创新的能力。要跳出单兵作战的工具性从业取向,着力培养技术技能配合、技术技能复合、技术技能耦合、技术技能融合的素质。要着眼高端装备技术、前沿领域技术、融合应用技术等,增强不断学习创新、持续发展进步的发展性素养。
二要“革命性”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的提升必然要求变革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优势环节与之相适应。要赋予并强化“四重变革”:能力统一、课程新质、专业跨界、服务定制。要赋之以智力与知识操作的内推力,将人的技术技能从“被动”层次提升至“主动”情境化,使之形成跨界视野、技术整合、协同合作的能力。为此,高职院校要重构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综合、知识迁移、技术技能融合、复杂技术诊断、跨行业资源整合等形式,将教育逻辑建立在知识与应用“一体化”能力的培养上。要创新课程供给,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各类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丰富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内涵和应用手段,创造学习环境的现代性、开放性、灵活性、兼容性、广延性。要通过教学管理创新,推进新课程供给、跨专业选修,培养学生交叉创新、复合融合能力,尤其要把最新前沿技术、颠覆性独门技术及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要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新需求,创新办学方式,供给定制服务。通过开设新技术微课程,形成系列微课体系,使新技术形成宝库、学生个性得到彰显,实现教育内容、科技发展、个人特长同频共振。高职院校不仅要将专业建在岗位群上,还要尝试将专业建在知识、技术体系上,通过建立监测机制,动态调整教育资源供给,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三要“开放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要赋予并强化“四个开放”:开放学员、开放资源、开放空间、开放时间。新质生产力的“新”,既蕴含科技创新,也寓意人的技术技能更新。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学历教育,而且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为在岗充电、技术技能更新提供再教育;不仅要利用校内现有技术资源为育人服务,而且要重视跟踪企业最新技术资源为育人服务;不仅要主动开放教学空间赋能社会进步、产业发展,让全社会共享学校育人环境,实现正向文化辐射,而且要通过深化合作,形成学校与区域、学校与行业的良性互动、相互赋能、集约化发展;不仅要发挥学校资源和人才优势,全时段打开线上、线下教学科研资源供学习者使用,而且要把教育者变为服务者,24小时“客服式”技术服务社会。